高血壓動態血壓診斷標準是什么?
目前可用于高血壓診斷的測定血壓的方法有三種,其中一種是動態血壓,就是用儀器定時測定、記錄24小時的血壓。那么,高血壓動態血壓診斷標準是什么?
采用動態血壓監測儀在24小時內多次測量血壓并記錄,動態檢測血壓的變化。一般白天15~20分鐘測量1次,夜間30分鐘~1小時測量1次,測量成功的次數應該達到80%以上。動態血壓監測可以為我們提供平均血壓,夜間血壓下降率,血壓變異和高血壓負荷等參數。
1.平均血壓:平均血壓是診斷高血壓的主要依據。動態血壓監測診斷高血壓的標準為:24小時平均血壓≥130/80mmHg,日間≥135/85mmHg,夜間≥120/70mmHg。
2.夜間血壓下降率:正常血壓晝夜節律的變化,夜間血壓應該有一定程度的降低。動態血壓監測中,夜間血壓的平均值應該低于日間血壓平均值的90%,下降率應在10%~20%,這時的血壓曲線表現為“杓型”。如果夜間血壓下降幅度不夠10%,就形成“非杓型”曲線;下降超過20%,為“超杓型”;如果夜間血壓高于日間血壓,就是“反杓型”。
3.血壓變異和高血壓負荷:血壓變異反映了血壓波動的情況,主要看血壓平均值的標準差;高血壓負荷為日間、夜間血壓測定值中超過正常值的血壓所占的比例。這種反復多次的血壓增高對高血壓作用的靶器官如心臟、腦、腎、外周血管等都會造成損傷。一般來說,血壓負荷超過15%就應該治療。血壓負荷值按收縮壓、舒張壓分別計算,標準為:日間收縮壓>140 mmHg、舒張壓>90mmHg,夜間收縮壓>120 mmHg、舒張壓>70mmHg。
所以一直以來,動態血壓監測被認為在高血壓診療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,可以說其重要性怎么確定都不過分。對疑診高血壓的個體應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的診室外血壓測量以確定初步診斷。